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无障碍
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亮点聚焦

央媒看广西丨《人民日报》关注广西龙州县 发展特色种植 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2024-04-01 18:25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3月31日,人民日报第4版刊发文章《广西崇左市龙州县发展特色种植——木耳基地采摘忙(在现场)》,聚焦广西龙州县,当地发挥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鼓励村民种植食用菌,拓展增收渠道,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以下是详情报道

春和景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武德乡科甲村隘口屯黑木耳种植基地里,黄柏芬正指挥大家采木耳。

放眼望去,种植基地里菌棒整齐排列着,菌棒上均匀地长满黑木耳。村民们拿起菌棒,用手从上到下轻轻一捋,木耳就落到了桶里。

黄柏芬是土生土长的科甲村人,在外务工多年后,选择回乡创业。2019年,先在村里办起电器配件就业帮扶车间。2023年,又以5年为期租下80亩地,建好喷淋等基础设施,向广西龙州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购买培育好的77万棒黑木耳,今年1月中旬开始种植。

“菌棒和喷淋设施有补贴,乡政府还帮我们打水井,解决了用水问题。”黄柏芬说,科技特派员、企业技术人员多次来指导田间管理和种植技术,基地的黑木耳长势良好。

“一般11斤湿木耳可以晒得1斤干木耳。现在干木耳一斤统货可以卖26元,一斤一级品可以卖到33元。”黄柏芬跟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现在的市场价,黑木耳基地亩产产值达3万元以上。“今年菌棒下地种植晚了一点,往后秋冬季如期种植,管理更加成熟,亩产产值达4万元不是问题。”

村民刘秀红原本在外务工,今年春节回乡后,就被聘请在基地干活。现在,从菌棒摆放、田间管理到采收木耳,刘秀红样样拿手。

“收一斤木耳算2角钱,一个人一天能采1000斤到1600斤,一天能拿200元到320元工钱。”刘秀红算着账,喜笑颜开。

“当天工钱当天就能结。”一旁的村民邝元清接过话说。

“人手不够的时候,还得请其他村屯的老乡来帮忙呢。最忙的时候,基地一天就请了70名村民来干活,采收湿木耳37吨。”黄柏芬说。

食用菌产业是龙州县的特色产业,龙州县发挥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鼓励村民种植食用菌,拓展增收渠道。“我们给农户提供优质菌棒和技术支持,并以保价或者市场价回收产品。”广西龙州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云鹏说,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企业要切实发挥龙头作用,切实保障农户利益。

去年以来,食用菌种植项目在龙州县武德、下冻等5个乡镇铺开,农户种植黑木耳、毛木耳、猪肚菇等食用菌114.7万棒,有效促进增收。龙州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李琛介绍,2023年,龙州全县年种植食用菌面积近800亩。

“今年5月黑木耳收完后,我们还将在基地种植蔬菜和玉米,到秋冬季再接着种黑木耳,确保土地不荒不闲,老乡时时有活干、四季有收入。”黄柏芬说。


责任编辑:郭鑫华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