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无障碍
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乡村振兴

防城港市:创建“123”工作模式 筑牢因病致贫“防火墙”

2024-02-06 09:10     来源:防城港市乡村振兴局     作者:陆武吉 蓝艳军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本网防城港讯(陆武吉 蓝艳军) 今年以来,防城港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以“123”工作模式,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筑牢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防火墙”。

一、设立“一个专责小组”,强力推进重点工作

为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任务,成立防城港市医疗保障待遇专责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各级医保工作推进,下设4个工作小组,按照信息推送、待遇落实、信息化建设、政策宣传明确工作职责。各县(市、区)医保局也结合各自实际,成立了相应的工作专班,切实履行医疗保障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组织实施和协调落实工作,确保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实效。

二、织密线上线下“两张网”,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一是开展线上智能监测。充分利用自治区医保“慧眼防贫”监测预警系统线上大数据平台,按照高额医疗费用“双预警”的监测标准,运用智能监测手段,高效精准地筛查比对出正常享受报销待遇后个人年内累计负担医疗费用5000元以上的监测对象、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以及年内医疗费用负担在1万元以上的普通参保人员和重病患者,开展预警监测工作。对监测发现的风险人员进行台账式管理,侧重考虑高额医疗费用刚性支出对家庭基本生活的影响,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及时纳入监测范围或民政救助范围。同时开展线上“一站式”直接结算。在广西医保信息平台明确标识身份的低收入人口和稳定脱贫人口,实现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一站式”直接结算。截至11月,全市脱贫人口住院9134人次,医保目录内费用5376.14万元,报销总金额4699.58万元,平均报销比例87.42%。

二是线下“查漏补缺”。各县(市、区)医保部门每月筛查低收入人口和稳定脱贫人口的待遇落实情况,对未能足额享受医疗报销待遇的人员,要求定点医疗机构重新结算或由医保经办人员手工补足待遇。截至目前,手工结算415人次,发放金额34.74万元。全市依申请医疗共救助166人次,发放金额180.56万元。

三、优化三项措施,筑牢“健康守护”根基

一是优化参保方式方法,参保无忧。在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统一医疗保障政策基础上,优化出台符合本地的医保帮扶政策,例如防城区印发了《防城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关工作的通知》,该政策延续执行实施直至2025年过渡期结束。明确脱贫户、监测户和低保户、特困户等困难群众,新增的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或原来参加职工医保离职后改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原在上半年缴费才可享受的由中央财政给予参保补助的部分,改由防城区本级财政资金继续给予补助,困难群众不需全额缴费,只需按上半年的缴费政策缴纳个人应负担的部分即可享受参保报销待遇,有效减轻了困难群众下半年参保的缴费负担,落实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动态100%参加医疗保险,确保困难群众全员全时段全覆盖纳入国家基本医保,实现“医有所保”。

二是优化随访方式,灵活服务。根据本地和外出人员的不同特点,家庭医生采取不同方式灵活落实随访管理服务。对于在本区域居住的四种特殊慢性病签约服务对象,按要求每季度开展1次以上的随访服务;对外出务工人员,则采用电话联系、微信沟通或定期访视等方式进行日常健康指导和随访管理,及时登记随访信息,完善管理资料存查。同时为排查出有慢性病未办证或有新增病种未补增的进行证件办理,完善落实随访管理制度。

三是优化卫健系统管理体系,提升健康守护“软”实力。通过开展卫健系统乡村振兴服务能力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乡村医生业务、“村医通”医保报销业务等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乡村医生理论知识、业务技能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水平,夯实家庭医生居民健康“守门人”职责基础,创造了有利的区级乡村分级诊疗条件。同时,注重医师继续教育,对符合条件的人员,通过宝上华医APP、现场教学等形式,持续开展医疗系统医学继续教育,提升执业医师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责任编辑:郭鑫华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