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无障碍
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第一书记(已归档)

符可敏:“志智双扶”撑起脱贫“脊梁”

——记浦北县六硍镇新华村驻村第一书记

2021-03-31 10:36     来源:广西扶贫网     作者:吴达立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本网浦北讯(吴达立)“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符书记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拿着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免费入学的录取通知书,浦北县六硍镇新华村学生梁洁由衷感激地说。

就读于浦北中学的梁金玲,因父亲早年去世,母亲边做农活边在附近的工业园区打工,每个月仅有2200多元的收入。她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现在妹妹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就读,弟弟在读初二。在驻村第一书记符可敏和帮扶干部的帮扶下梁金玲不仅获得国家助学金,而且学校能免给她的,一切都免了。

符可敏2018年3月,受组织选派到浦北县六硍镇新华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3年来,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激发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动员和指导困难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基础设施,为新华村脱贫摘帽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新华村2018年、2019年脱贫贫困户46户185人,2019年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各项指标全部达标,整村实现了脱贫摘帽,2020年如期实现贫困发生率清零、整村巩固脱贫的目标。新华村也荣获2019年度浦北县“脱贫攻坚先进村”,2021年3月符可敏荣获钦州浦北县“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精准帮扶,让阳光照进每一个贫困家庭

为了有效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激发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习动力近年来,符可敏高度重视教育政策扶贫工作,按照“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的原则,全方位给贫困学生落实各项政策,做到“不漏一生、不少一项”,真正让关爱的阳光照进每一个贫困家庭。3年来,全共落实奖、助、贷、补、免资金100多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0人次。

“雨露计划每学年3000元,国家助学金每学年2000元,奖学金每学期有两到三百元。”对于自己所获得的资助,新华村贫困学生黄彩红如数家珍。作为困难家庭学生的她说,不会因为自己是困难户而自卑,因为她身边从不缺少爱。正是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大家的帮助下,黄彩红养成了开朗的性格,她能歌善舞,充满阳光和自信,在全区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应用大赛中,作品荣获了三等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对口升本考试中,她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迎来人生的飞跃。

“如今的政策真是好,种田种果有肥料,养猪养鸡有饲料!”新华村的脱贫户黄贤高兴地说在新华村委像黄贤这样有劳动力的37户建档立卡脱贫户均获得了“以奖代补”农资为他们发展种养产业,争取早日脱贫致富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为了进一步助推精准脱贫工作,符可敏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扶持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发展产业,鼓励困难群众通过发展生产拓宽增收渠道,使有能力和有意愿的困难群众都能参与扶贫产业发展,确保贫他们有稳定的收入,最终达到稳定脱贫的目标。

“我家的9亩八角树已全部实施矮化改造,现已陆续结果,亩产量大大提升,今年大伙儿少的能收1000公斤,多的可达4000公斤。”新华村脱贫户覃科兰高兴地说。

润心励志让信心成为贫困群众内动力

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符可敏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以“困难群众主体化”为把手,先后多次开展了精准帮扶三方”见面、争当脱贫攻坚“明白人”、“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主题活动活动,大力保障“志智双扶”全覆盖,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挺起坚实的精神脊梁,实现了“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同步推进。

新华村农克振户,家庭人口7人,原来全家都没有外出务工,特别是农克振,经常好吃懒做,符可敏和工作队员经常入户动员做思想工作,农克振才答应去官垌镇做搬运工,并且于2019年危房改造,有八角,优质稻,鸡等“产业奖补”,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农克振感慨地说:“我的生活越来越有希望,多得符书记和工作队员的帮助。”

“只有勤奋才能发家,就是要自己干,一切靠自己!”新华村脱贫韦开耀用自己的经历教育“老懒”乡亲们脱贫致富,既要有信心,要靠勤劳

这一幕幕都是符可敏“治懒扶志、勤劳致富”生动的缩影。谈期望、说变化、带头干,符可敏用生动形象的实践事例,引导困难群众参与技能培训,强化对他们的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精神扶贫的步伐。

为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符可敏把宣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络宣传、标语板报、村民小组会等形式,对困难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树立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理念和志向,全面打通贫困群众的“思想关节”,重塑贫困群众整体素质。针对群众缺技术、缺资金等普遍性问题,充分发挥技术人员、致富带头人的带动作用,采取技术下乡、课堂入户、服务上门的方式,开展现代农业技术、种植养殖技术、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培训,唤醒了更多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群众创业致富能力,坚定群众脱贫致富信心。

补齐短板,让村容村貌换新颜谱新篇

“你现在站的这个地方以前是不到2米宽的毛坯路,一到下雨天就变得泥泞不堪,不但不能通车,连人都下不去脚,出行非常不便。”新华村村民覃正告诉,路难行,东西就不好卖,城里人不愿意来,一年辛苦下来,只能勉强混个温饱。现在路通了,村民们可以放心地发展了。

近年来,符可敏紧盯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围绕“强基础、补短板”这一主线,新建、硬化道路3公里,新建饮水池2个,2座,着力补齐农村饮水、道路等短板弱项,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的问题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奠定了坚实基础。

“路通了,村里的八角、茶叶、等产业相继发展起来,并逐年扩大了规模。”新华村支书、主任韦锋说,随着基础设施改善,参与产业发展的村民和脱贫户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工作中,符可敏在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的同时在环境整治提升上再发力,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符可敏采取“全民化动员、网格化管理、机制化运行”的方式,重点对通村道路、村内巷道等进行了改造治理,从保持卫生整洁、垃圾分类、消除“视觉贫困”入手,实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环境整治示范点,让新华村村容村貌得到了大幅提升。也改变了村民们的家庭居住条件和环境,加快了村民们走向乡村振兴的步伐。

“现在村子变美了,村内道路全部实施了硬化,家家户户的庭院都干净整洁了,我们的生活也越过越好了。”说起村子的变化,新华村脱贫户覃开郁总有说不完的话。

责任编辑:梁家淞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